李学明《故乡元夜》纸本设色 340cm×374cm 2020年 我与学明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他年长我几岁,都来自齐鲁大地的西部地区,有过相同的生活经历,受过同样的美术教育,后来又在同一所大学教书,平时来往不多,却是神交,我一...
我发现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将书法和绘画相提并论。书画同源同根,相互融合、渗透交织。书法乃画之魂,以书入画,以画入书。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如此同命相连、密不可分、贯通一气者实乃中华文明之特殊性所使然。 自清末民国...
沙孟海 《延光四年砖》跋 26.7×18.7cm×2 1940年 沙孟海书学院藏 是跋作于1940年岁暮,乃沙孟海(1900—1992)先生为《延光四年砖》所撰跋文。开篇述此砖发现之经过,跋云: 四川江北...
龙凤山庙,位于榆林市横山区赵石畔镇郭家湾村龙凤山上,省204国道经过此地,路边有现代建的石牌坊和陕西省文物保护标志碑各一座,依山百余砖砌台阶直通山顶,绿树成荫,松柏常青,山上有庙宇建筑10余座,其中以玉皇阁、娘娘庙、祖师庙、佛殿庙、关圣帝君...
沙耆 武陵村二号楼 1983年卢前诗作: 谢沙耆先生惠法绘 卢前,1983年 留学成名比利时,归来困顿几人知。 手中彩笔心中泪,梦境缤纷作画痴。 父亲(诗人、书画家卢前...
草书五言律诗轴(书法) 张瑞图 【学书心得】 纵观历代书家成功之路不难看出,临习前人优秀法帖是学习书法的一条极为重要的路径。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
中华民族是历史意识很强的民族。回顾近代历史的跌宕起伏,曾有过诸多值得我们铭记的光荣、苦难和奋斗故事。自2005年国家组织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来,上海、浙江、山东、湖南、广东等省区市和军队系统相继组织进行历史题材创作,其间涌现了大量...
恬妈 作者供图 【守望家园】 中国木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基因,深刻塑造了传统木雕的艺术形态与文化内涵...
书房是文人的小天地,除了经史子集和文房四宝这些功能性的硬件以外,还要有各式各样的小物件去装饰、点缀这方天地,以共同构成充满“闲趣”的文人空间。因此,书房往往会聚合众多的元素,“秋水夜看灯下剑,春风时鼓壁间琴”(贯云石《神州寄友》),都是...
4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举行。 经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最终评委投票选出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浙江仙居下汤遗址、甘肃临洮寺洼遗...
故宫志愿者在为观众讲解 故宫博物院供图 2004年12月5日,《北京晚报》上刊发了一则简短公告:故宫博物院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这条看似不起眼的消息,却如同寒冬埋下的种子——次年春天,经过严格...
学员在青年夜校学习国画知识 成都市美术馆供图 近日,四川省成都市美术馆的“艺术夜巴适(bus)青年夜校”入选“优秀公共教育项目”。这一项目自推出以来,迅速在蓉城掀起晚上学艺热潮,为城市的夜间生活注入浓浓...
惠风 200x190cm 将最大的审美诉求和唯美取向融于最祥和最宁静的笔墨语言之中,进而使审美对象呼之欲出地去完成一种自我的心灵释放和灵魂的舞蹈,从而达到动与静、灵与肉、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结合,将是著名画家王利军所致力创作的“惠安...
《雨夜》 (100*80厘米 布面油彩 2015年) 李建彰 始于绘画 融汇雕塑 李建彰的艺术生涯始于对绘画的热爱,这份热爱自儿时便在其心底扎根。绘画对他而言,是最直接、最易上手的表达方式,能够迅速将内心的想法与情感...
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菏泽市革命文物资源丰富,近年来,菏泽文物研究院积极探索...
太行山花之二 31.5cm×22cm 纸本水墨 2023 太行山花图册 2023年秋季,山西写生活动为我提供了重新认识太行山脉的契机。这座雄伟且绵延数百里的山脉,除了...
晨光.雪地 200cm×190cm 布面油画颜料 2008年 田卫平是一九七九级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因其课堂作业所显示的新颖性为袁运甫先生关注,我迄今仍记得他所做的一幅...
《和音》,墨彩,118X178cm 我非常认同艺无止境,许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有着长大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梦想,但学着学着,走着走着就停了。或者是兴趣使然,或者是境遇变迁,总之能坚持下来的确实不多。小时候和我一起画画长大的朋友,很少现...
秀色太行NO.6 34cmx136cm 纸本水墨 2025年 面对赵际滦的山水画,我们无法套用固有理论作出诠释,也难以进行归类,其原因在于:他的山水画语言形态别开生面,既脱开了古法,亦迥异于同...
青山如壁 某观今世丹青之道,浸淫西法者众,而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者鲜矣。古之画者独抱孤怀,游心太玄,其运毫濡墨之际,若有神鬼凭附,观者竦然而叹,遥想荆关复起、董巨再生亦如此。 想古贤展素临池,必先焚香默坐,澄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