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夏雨,雨过天晴,碧空如洗。 5月25日,著名艺术家徐戎一行人,来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徐戎老师把移动的画案搬到了山川乡的海拔800米的过云山居里。 是日风和日丽,眺望群山峡谷,蓝天白云,...
5月25日,95岁高龄的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家、敦煌图案学家常沙娜设计的《龙凤天华》花丝珐琅珍藏盘在北京惊艳亮相。这一作品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通过创新的非遗技艺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据了解,《...
“枇杷黄后杨梅紫,正是农家小满天。”当枇杷缀金、杨梅染紫,天地间已浮动着丰收将至的甜香。小满,这一充满诗意与哲思的节气,恰似一枚温润玉珏,在时光中折射出“小得盈满”的智慧——夏熟作物籽粒渐满却未全熟,如晨光初绽,既藏着丰收的期待,又留着生长...
《也有石印愈三百》 133x67cm 2016年作 郭西元先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文人画家,也是我多年的师朋乡友。 我和郭西元各居南北两个城市,见他本人没有看他的画多,和他的面晤交流没有读他的文章多。...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广东深圳举办,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本届文博会聚焦...
展览现场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供图 “‘纹’以载道——故宫博物院沉浸式数字体验展” 探寻藏在纹样中的美学情趣 展厅中,有浪花却不会弄湿鞋袜、不在北京却能切身感受北京故...
5月19日,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开放。这座曾深埋地下2000多年的西汉广阳顷王刘建的陵墓,以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黄肠题凑”帝王葬制震惊世人,不仅见证着汉代“事死如事生”的皇家礼制,更因其独特的考古价值被誉为“打开汉代丧葬文化的金钥匙”...
丰衣足食图(版画) 17.5×23.5厘米 1944年 力群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推出的“刀木纪程—...
在艺术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开拓者以独特的创造精神重塑传统的边界。李骆公正是在20世纪中国艺术转型期留下深刻印记的探索者。李骆公是难以被简单归类的艺术家,他既是篆刻家、书法家,也是油画家、教育家,更是一位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不断突围的思想者。近日,...
中国风NO.163(油画) 160×80厘米 2022年 王心耀 自20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就涌动着文化自觉的思潮。王心耀的《中国风》正诞生于这一时刻。第一次读到这个系列时,我深深为之入迷。其飞龙翔天般的宽厚线形,浩浩苍冥...
满园都是向阳花(国画) 137×69厘米 2014年 吴悦石 中国美术馆藏 在中国当代大写意绘画的领域中,吴悦石以其深厚的传统根基、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文化贡献,成为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的艺术创作既植根于文人画的千年文脉...
纸山行—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外景 近日,第十七届世界建筑新闻奖公布了最终获奖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教师袁柳军、金捷团队作品“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及国纸水街”建筑项目获2024世界建筑新闻奖综合使用类别金奖。 ...
南极家园(国画) 145×367厘米 2021年 吴国言 冬奥会和亚冬会的相继成功举办使人们感受到冰雪的魅力,与此同时,冰雪文化正以灵动多元之姿跃入艺术舞台聚光灯下。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国言正是以冰雪入画,描绘出寒冷世界...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作品强调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为人民服务。传统的花鸟画题材,确实很难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吴茀之认为,有效途径是通过写生拓新题材。 他认为:“画家能注意写生,则构图及题材自然淡发生趣,故欲国画求新发展,正不妨描写古...
从王献之感叹山阴道上“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顾恺之记述会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以来,中国人对山水的痴迷穿越千年。为何古画中的山水总似曾相识却难以言状?当我们走进博物馆凝视《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究竟...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布告栏、海报、横幅等传统宣传形式在高校中广泛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递信息作用,却因缺乏互动性与吸引力,缺乏情感上的共鸣,导致教育效果有限,难以引发大学生兴趣,最终使...
砚滴是古代文房用具,用于贮存并控制研墨时注水量。砚滴的作用在于,当墨汁开始变干时,只需滴入几滴水,就能防止墨汁变干,同时又能保持墨色的浓郁。砚滴的体积虽然不大,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其设计巧妙,通常有两个孔(进水孔与出水孔),通过按压或...
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到米兰三年展 中国美术学院近期频现全球当代艺术现场 2025年5月,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以双重身份亮相意大利两大国际节展平台,分别作为中国馆参展团队参加第19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以...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6周年,5月20日,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安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殷契流风——刘颜涛甲骨文书法展”在殷墟博物馆开幕,同期举行《甲骨文临摹与创作》首发式。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37幅,展览持续至8月20日。 ...
【游艺丹青】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