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玉璧1982年出土于山东省青州市,白玉质,间有墨色,玉质温润,玉材罕见。玉璧内区饰有158个乳丁,外区饰蟠螭纹,出廓上方两边透雕双龙纹钮,钮中间透雕篆书“宜子孙”三字,乃“子子孙孙宜室宜家”之吉祥用语。玉匠巧妙利用该玉璧白色玉质上云状墨玉...
江苏省美术馆开展美术教师培训 周末不知去哪儿?孩子课余生活单调?值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各地美术馆、博物馆以常态化公共教育创新给出答案:这里有展品深度解读,也有沉浸式互动体验,能够感受传统工艺匠心,还能投身现代艺术创作...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从古至今的伟大创造中。正是由于继承与发展,民族智慧及创造性在每一件标志性作品中凸显出来。以宝藏历史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和展示现当代艺术创作的美术馆共同合作,使传统与现代共处同一空间,由此而梳理文脉,展示创新轨迹和文明历程。...
四石碑名(篆隶) 1978年 陆维钊 陆维钊的名字,在中国美术学院是一座大山。其广袤,诗书画齐一,集在砚边无尽的笔下;其渊深,文史学养丰厚,凝成毫纤笔端上的浩气。作为中国书法教学的一代创始人,他总让我们崇敬怀想,高山远望。作为一...
祭侄文稿(行书) 颜真卿 孙过庭的《书谱》作为唐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不仅系统阐释了书法技艺的哲学内涵,更以精微的审美眼光建构起书法品鉴的层级体系。这部“书论双璧”的经典之作,为后世揭示了书法艺术从技法锤炼到精神超越...
韩愈柳宗元文(草书) 元 饶介 近日,一件元代书法珍品长卷——饶介《韩愈柳宗元文》在苏富比香港春季拍卖会上以2.135亿港币落槌,成交价达2.501亿港币,毫无悬念地成为本季拍场的焦点。 此卷书法为元末书...
徐霞客(雕塑) 高3.6米 2007年 吴为山 五月的太湖畔,烟波浩渺,山水相映。在江苏省无锡市鼋头渚旅游风景区,一尊高3.6米的雕像巍然矗立,以行者的姿态与天地对话,引人驻足。这是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200...
纪录片截图 中国传统色,是刻在青瓷釉面的天青色,是故宫宫墙的朱砂红,是敦煌壁画的青金石蓝,也是民间门联的柿红与竹青。它们从《诗经》《山海经》的典籍中走来,在匠人的指尖流转千年,最终凝结成纪录片《寻色中国》的光影诗篇。近日,这部由...
黄阿忠是上海现代美术史中的标志性人物,参与了中国现代美术的演进历程。他的绘画语言直抒胸臆,通过熟练驾驭油画、水墨、水彩等多种媒介,表达情感浸润与人性观照,探索出独特的中西融合的艺术风格。 近日,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
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探讨在快速变迁的社会中,博物馆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如何与时代共振。 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 ...
清代前期,浪漫派书法颇为流行,中期的帖学派书法占据主流,中晚期的碑学派书法后来居上,这三种书风虽然有时间先后,但也有交集,并且互相影响,成就了清代书坛丰富多彩的格局。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的书...
【文化中国行】 5月19日,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重张开业”。大葆台遗址于1974年6月发现,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凭借最高等级的墓葬形式“黄肠题凑”而蜚声海内外。“一号墓结构复杂的‘黄肠题凑’的发...
【文化中国行】 5月18日,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在新疆巴州轮台县正式开馆,集中展出陶器、青铜器、铁器、丝绸残片等463件(套)文物,生动展现了历代中央政权有效治理新疆的历史轨迹及汉唐清等重要历史时期西域地区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交...
安徽歙县渔梁坝的石质蝴蝶结榫卯 在广西黄姚古镇的古石拱桥上,蝴蝶结形状的铁锭嵌入桥面石板的接缝处,与石板表面齐平,一起被岁月打磨得滑润、光亮,平添一种古朴与自然的情趣。古代没有水泥,又是水平砌筑,把蝴蝶结铁锭嵌入石条上的蝴蝶结凹...
《山水写生》 绢本水墨 23x18cm 2021年 “意笔精微”是我多年来在中国画创作中的追求,“精微”一词出自《礼记·...
京口瓜洲一水间 中国画的空灵之境,是无声的诗与灵动的乐,在虚实相生中展现生命的敬畏与无限可能。寥寥几笔勾勒山水神韵,大片留白引发遐想,让心灵超越尘世喧嚣,体验那份旷达明澈的旋律。 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中国画很高的境界...
在广袤的自然界中,阳光洒落,雨露滋润,阴晴圆缺交替上演,构成了一幅变幻无穷的壮美画卷。这里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无一不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大自然的博大与包容,不仅孕育了世间万物,更成为无数艺术家灵感的源泉,而写生,便是艺术家们连接自然与艺术的...
五月的北京,繁花绽放,艺术氛围浓郁。5月18日,“画说五岳•泰山写生”研讨会在燕京书画社琉璃厂分社举行。此次研讨会聚焦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众多艺术界人士齐聚一堂,展开了一场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画说五岳写生创作展”是燕京书画社...
李可染 漓江山水天下殊 96.5×79.1cm 1984年 题识:万山重叠一江曲,漓江山水天下殊,昔年泛舟漓江遇雨,暮色苍茫中得见江山浑厚,云烟带雨,气象万千。兹写其大意以未落前人窠臼为快。一九八四年春二月可染作于师牛堂。 ...
刘伯骏 风揽残荷舞霜天 68×136cm 95岁作 昨日,友人传来一张杭州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的老照片。我凝神端详,那些自幼便从父亲口中熟知的先贤面容,虽已定格于泛黄相纸,却依然清晰如昨,令人倍感亲切,亦感慨万千。正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