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陶熏炉,出土时炉内盛有中草药。湖南博物院藏 【学术争鸣】 6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仝涛研究员在《光明日报》发...
“恭·时尚”品牌发布会现场。 恭王府博物馆供图 紫藤垂蔓的灵动线条映衬着优雅身姿,海棠花窗与竹林光影转化为精美纹样,古法缠花、盘金刺绣等非遗技艺巧妙融入当代设计……日前,恭王府博物馆发布“恭·时尚”品...
我国是陶瓷文化的发源地,陶瓷艺术历经千年窑火淬炼,既承载着“器以载道”的哲学智慧,又面临从“工艺复制”向“价值创造”转型的时代挑战。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千里江山”系列茶具、德化白瓷数字藏品NFT等文创产品运营的成功范例表明,传统文化元素与现...
商代青铜器的形制和纹样主要以中原系统为主,而在主流之外,则存在融合地方特色的多种形式和类别。这些形制和纹样的形成,与地理、宗教、风俗、材料等元素密切相关,具有深邃的文化价值。其中,“城洋青铜器群”这一概念最早由西北大学教授赵丛苍提出,特指从...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师赛区现场 木屑纷飞,手中的锯在木料上游走,19岁的大二学生张玥眼神专注,脸上汗珠滚落。10余个小时后,清式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已见雏形。 这是四川泸州举办的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师任俊锋参加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比赛 7月6日,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四川泸州落下帷幕。作为东道主,四川参赛队伍在多个项目中崭露头角:不仅包揽金属文物修复师、...
“90后”选手杨偲在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比赛中一展风采 主办方供图 日前,在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贵州选手再创佳绩。吴胜成斩获木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滕昭玉荣获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三等奖,这是贵...
《铁骨胆心》136X68cm 张辉 泉城济南,腊山河畔,一人执笔如剑,墨浪翻涌间,钟进士朱袍虬髯,目光如电,似要破纸而出,这便是济南画院副院长张辉笔下钟馗的凛然气象。 腕底风雷激荡处,百鬼退避三...
张志民国画作品《外师造化》 说起张志民,他在齐鲁大地,乃至在全国美术界,还有一个更响亮的名字——“张大石头”。这个名字的背后,有一段浪漫的故事。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张志民从位于济南市的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
月魂 150cm×150cm 布面油画 1986年 认识刘云先生大约不到十年,那时刘云先生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系列作品展。2016年,“云峰有约——刘云中国画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盛大开幕...
为推动国家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宝丰集团宁夏燕宝慈善基金会日前决定向中国美术馆无偿捐赠人民币1亿元,用于中国美术馆各项事业发展。7月20日,捐赠仪式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该馆建馆以来首次接受大额社会资金捐赠。 此次捐赠方宁夏燕宝慈...
开放之初,为满足民众参观愿望而开放的故宫博物院中路游览线路图。资料图片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宣告成立,数百年皇家宫禁对外开放,紫禁城从此由皇家私产变作国家公产。 ...
【藏品的故事】 阎次平,南宋画家,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他生于艺术世家,承继家学渊源,潜心钻研绘画技艺。孝宗隆兴(1163—1164)年间,阎次平任画院祗候,后获将仕郎衔,以精湛画艺在南宋画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艺点·美术作品与抗战】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回望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阔史诗,诸多艺术家以书画凝聚力量,展现家国情怀。而其中,木刻版画以其特有的刀木印痕与强烈的黑白张力,成为鼓舞国人团结...
“书在匡庐—庐山历代题刻研究展”展厅现场 江西省美术馆供图 在国际上,能否独立策划优质展览,是衡量美术馆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2016年,文化部启动“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简称“青策计划”),便...
饮(木刻版画) 34×26.3厘米 1940年 力群 湖北美术馆藏 力群的木刻版画《饮》创作于1940年。作为湖北美术馆馆藏,该作品真实反映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真实的生活状貌,凸显了人民的力量。 作品...
人勤路宽(国画) 1982年 王小晖 山东美术馆藏 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中国画人物画以时代变迁中的“人民”为表现对象,既立足传统技法与笔墨程式,又吸收现代观念与创新思维,构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独特美学体系。这种艺术实践彰显了中国画人...
“笔迹溯源——空天视角下的关山月写生之路”展览现场 关山月曾言:“不动我便没有画,不受大地的刺激我便没有画。”一个“动”字贯穿了关山月的美术历程,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西南、西北乃至南洋与欧洲。他的山水画写生作品于“动”中求变,在“...
“溯流而上:央美建筑青年创作展”现场 7月15日,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矶崎新:一个世界公民眼中的中国”展览和“溯流而上:央美建筑青年创作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展。 “矶崎新:一个世界公民眼中的中国”...
印象·日出(油画) 1892年 莫奈 薄雾中晨曦微露的码头,起重臂已经张牙舞爪做好忙碌的准备,远处浓烟滚滚,三艘摇曳的小船由近及远,朝阳向海面投射下几缕倒影……莫奈的《印象·日出》用简单的笔触就带给观众丰富的感知和无限的遐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