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25周年。敦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综合的、复杂的、跨越千年的传播现象,有着三个面向。 第一个面向,传播过程表明敦煌文化中的佛教艺术是经过中国化的。敦煌依托古丝绸之路贸易和密集往来的人员,在古代的中国与...
当前,VR、AI等新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博物馆的供需模式和运行方式。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强调的就是博物馆应抓住机遇、应对挑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提供持续动力。 快速变化社会中新技术应...
李可染 笑和尚图 68×45cm 1984年 题识:笑和尚图 大肚能容 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颜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童年在寺院见有此联语 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大暑可染写于渤海之滨 钤印:延寿 白发学童 李 可染 ...
王飚 日日有新浪 120×69cm 2016年 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画的地域性表现 “山海今——王飚与学生们中国画展”研讨会纪要 研讨时间:2025年4月29日下午 ...
隋代以前,《楚辞·天问篇》云“图天地山川”,说明山水画在此之前即已出现,但看汉魏壁画,山水画还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至南北朝宗炳撰《画山水序》,王微撰《叙画》,山水画的画理画法开始阐微发奥。 隋朝展子虔《游春图》的出现,形成了独立的...
会议合照 5月30日至5月31日,第二届长三角地区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生创新学术论坛在台州学院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长三角美术教育研究联盟、台州学院联合主办,台州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协办。论坛旨在推动长...
不捡芝麻(漫画) 华君武 2025年是华君武诞辰110周年。华君武一生践行“艺术为人民”的信念,用幽默与讽刺的笔触记录时代、针砭社会弊病,成为二十世纪中国漫画界的丰碑。他的...
【策展者说】 近日,故宫博物院文华殿的“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成了不少“亲子游”的打卡点。 动物绘画历史悠久,在早期的岩画、彩陶、墓葬壁画上,先民就描绘和创造出大量的动物形象。到...
精益求精(中国画)王海滨 【艺旅心笺】 创作荣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的中国画作品《精益求精》,源于我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劳动者们精益求精宝贵精神的深...
中国古代书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记录着文明演进的历程,承载着岁月变迁的痕迹。无数山河在画家的笔下成为永恒,无数文士曾将胸中逸气吐露于纸墨之上。宣纸、绢帛作为书写与绘画的主要媒介,因其轻薄柔软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而这一特性也使得它...
“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术家协会‘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6月5日上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美协协办的“美术里的新时代——中国美...
5月29日,第五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博物馆联盟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博物馆举行。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刘洋,中国博物馆协会秘书长李金光,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浙江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纪云飞,以...
人类社会最早是母系氏族社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进步才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然而,此前有关母系社会的遗传学线索,最早仅可追溯至欧洲的铁器时代。更早期的史前是否真实存在母系社会?我国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为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关键的东...
日本知恩院藏有一幅宋代《牡丹图》,画上共12朵盛放的牡丹,尺寸超大,花色各异。盛花器皿是一只类似簋的金色青铜器,器形圆满端庄,纹饰线条饱满,连拉环都被画成满圆,材质似为青铜,也可能是金。花朵插放与花器呈“品”字偏圆形布局。细密的绢丝虽已...
《康提的乌鸦》 绢本设色 43cmx32cm 2018年 没骨花鸟创作的起源可追溯至五代或更早的时期,画法在工笔与意笔之间,追求简静的笔法、冲和的色调、高格的气象,承载着东方文化特有的智慧情感...
墨香有棋堪称道,高山万仞去攀登 ——记知名围棋书法家刘平先生书法艺术鉴评 在书法家刘平先生专家艺委会书法鉴评会上,艺委会几乎所有评委,给予刘平先生书法艺术很高评价,赞誉好评,...
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河里,中国这颗闪耀五千年的恒星,将自然的雄浑伟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完美融合,在时代的舞台上奏响一曲曲震撼世界的壮丽乐章。 踏上华夏大地,仿佛走进了自然精心创作的磅礴史诗。山脉,是大地挺起的脊梁。喜马拉雅山...
在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儿童题材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和审美趣味,并伴随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不断成熟。从“婴戏”图案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玉器中,到唐代开始出现关于孩童的独立绘画;再至两宋时期,画风空前兴盛,以南宋画院的苏汉臣和李嵩为代表的...
本文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概括非遗活态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创新的意义价值,并结合活态传承典型案例,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环境建设、文化环境建设四个方面论述非遗活态传承与高校思政教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与文化密码,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流失、误用、损毁甚至消亡的困境。以马面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