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和牧羊人》刘文西 刘文西(1933年—2019年),当代中国著名画家,尤以人物画著称,被誉为“黄土画派”的开创者之一。他的艺术生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作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为中国美术界作出了卓越贡献。 ...
朱屺瞻 红绿梅 143×59cm 1994年 与历史上很多文人一样,朱屺瞻一直将凌寒不惧、倔强冰霜的梅花品格作为自己的精神象征,对梅花情有独钟,不仅爱梅、种梅、画梅,还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梅花草堂”,自号“梅花草堂主人”。 ...
张大千 庐山图(局部) 绢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有上班时间,没下班时间,生活不会变得容易。“我们厌倦了白白的辛劳,光得到仅能糊口的工饷,从没时间让我们去思考,我们要闻闻花香,我们要晒晒太阳……八小时工作,八小时休息,剩下的八...
张国樟 汪汪 68×34cm 画家张国樟在杭州做了一场展览。漫步展厅,但见他以宿墨为语言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四时物象——春江水暖、圆荷泻露、霜皮溜雨、雪意朦胧。 张国樟的人生故事可谓有趣。早年在浙江金华下辖的浦江县做乡...
12月13日,由西泠印社、中国计量大学联合举办的“西泠名家宋韵主题创作展”在中国计量大学美术馆开幕。 中国计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肖刚教授致开幕辞,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讲话,西泠印社理事李早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言,西泠...
日前,由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江西省书协、抚州市文联、中共南城县委、南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麻姑山仙坛记与唐楷传承专题讨论会暨全国楷书书家作品展”在江西抚州南城举行。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江西省文联党组书记饶利萍,中国书协副主席、楷...
走出2022(油画) 222×665厘米 2023年 陈子君 陈子君新创作的《走出2022》,描绘了林荫间的青年与马儿同行的情景。青年与马儿是陈子君近年来绘画创作中时常出现的形象...
应金飞 文明互鉴·数与道 179×179cm 2024年 追本溯源,世界最早的版画伴随华夏雕版印刷而生,浙江更是当之无愧的传统与现代版画的发源地。版画在此孕育、发展,蔚然成势,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在华夏文化的漫漫长河中沉淀升华,...
吴永坚 作品《千里江山茶台》 在艺术的浩瀚星河里,掐丝珐琅工艺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迷人光彩。吴永坚副教授创作的掐丝珐琅工艺品《千里江山茶台》,以其精妙的工艺与震撼人心的艺术表现力,将观者带入了一个如梦...
清 郑板桥《兰》 作者提供 【谈文绎史】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一首《咏兰花》,道出了兰花典雅高洁、不同流俗的可贵品格。 ...
《无题》王衍成 180×540cm 2024年 “我把你放在了世界的中心,为的就是让你更好地观察这世上有什么。我没有把你造成天上或地上之人,腐朽或不朽之人,为的就是让你可以像高明的画家或雕塑家一样,自由地造就你自己的形状。” ...
《松阳陈家铺》45cm×68 cm 已经不是第一次去过松阳写生了。这个被《国家地理》杂志誉为江南最后秘境的地方,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来此寻觅打卡。这里有着许多500、6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宅村庄:杨家堂村,陈家铺村,松庄村,平田村,...
13年钻研,迭新失传千年的手艺;13年沉淀,融创壹号院将壹号院系标准再度焕新定义。 12月18日,千页艺术创始人、龙鳞装非遗传承人张晓栋艺术大展《无限》于融创壹号院美学艺术中心至美盛启。朝阳公园上,艺术家张晓栋携龙鳞...
甘肃省博物馆供图 唐代是丝绸之路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黄金期。三彩胡人俑作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生动勾勒出那些往来于中亚、西亚之间的商旅身影。他们身着异域服饰,牵着骆驼、马匹,携带商品,穿梭于丝绸之路,成为连接东西方...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密林之中发现2000余幅彩绘岩画,当地在做好保护、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正通过文旅融合,让大地上的文化遗迹“火”起来。 北国隆冬,雪花纷飞,为飞龙山景区披上了洁白的盛装。冰雪与岩画辉映,构...
2024年11月,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同时,北京举办了多个介绍古希腊文明的展览,让观众从不同角度对古希腊的文明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首都博物馆举办的展览“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通过不同时代的珍贵展品,带领观众从爱琴...
西安古城墙东南隅的西安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地方。其藏品似繁星浩瀚,品类齐全完备,时代脉络规整有序,是一座经过长时期文化积淀而成的内涵丰厚的传统文化宝库。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
【专家视点】 文物承载历史、连接未来,是国家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文化的根基。各地持续推进文物保护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共同编织起一张守护文化遗产的坚实网络,开创了新时代新征程文物保护事业守正创新的...
不知夕 138cm×35cm×4 水墨宣纸 2019 我觉得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渗透于时间的观念,就是这个时间的观念一直渗透在所有的关于生命的体会、关于时间的体会、关于人生的体会,它是自然的一个方式,所以中国画自然跟时间是最紧密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中西方美学思想的相互交融、彼此影响,书法审美也日益多元化。当下有部分书法工作者将古人所提及有关“丑”的相关论述作为理论依据,试着把“美” “丑”泛化,“丑是更高级的美”“丑书不丑”等论断一度甚嚣尘上,令人不由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