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安徽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开馆试运营有关情况。 作为国家“十四五”大遗址保护利用的重点项目,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将于5月16日开馆试运营。展厅面积约4000平...
郭东健《喜魚之一》26x16cm 画家郭东健先生,长期坚持于研究中国画人物画创作,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个性鲜明,辨识度高,名响全国画坛。而他笔下的惠安女作品又总能以新颖的样式和独特面貌引发关注,最近看到他在以往风格之上的一些推进式...
李津采花归来,2025,纸本设色,43×23cm 天台山,对艺术家李津来说,是对“见山是山”的另一场心灵旅居之地,也是他的世外桃源,一种在世俗尘世之外的豁然开朗,但这种世俗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于李津又返回于世俗之内,成为一种世内桃...
《即逝的空间4》绢本68X68cm 纵观近年陕西人物画的发展,大致都是以农民尤其是以陕北的农民为题材,以反映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来表现整个陕西乃至西北的生活风貌,这其中以刘文西为代表;还有一些画家以少数民族为母题,挖掘民族风情,表...
在2025年东京国际艺术大赏展的展览画册中,翻开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正是中国著名画家丁绍光的《三十功名尘与土》与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荒波》。两幅作品分属两国不同的文化体系,却被并置呈现,既是策展者对于“东亚精神图式”的一次视觉对话构想,...
桃花源三|纸本设色 35.5×95.5cm|2022 当代水墨在中国走过那么多年,它一直有一个往前探又往回看的不断循环,如何激活我们最核心的那部分精神性的东西,这是当代水墨的任务。 ——丘挺 ...
5月4日,成都博物馆中来参观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图为民众在参观“锦城丝管:和合共鸣的音乐成都”展。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今年“五一”假期,文博场馆人气高涨。中国国家文物局6日公布数据,“五一”期间全国博物馆接待...
2025年4月13日,"五星出东方"中国艺术代表团走进英国顶级高校,正式开启为期七天的艺术交流盛宴 2025年4月16日上午9:00,中国艺术名家代表团抵达剑桥大学。 ...
观众在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聆听讲解 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供图 近日,在山西太原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内,络绎不绝的观众围着整体“搬迁”至此的唐代恒州刺史郭行墓壁画低声交流,不时有人摆出...
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扶风两县北部交界处,总面积逾30平方千米,是目前已知最大的先周文化聚落和西周都邑聚落……近日,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宝鸡周原遗址成功入选。这也是继2003年和2015年之后,周原遗址第三次获评该奖...
李剑晨 《海港一角》 水彩画 39cm×54cm 1963年 1900年2月,河南省内黄县贫困山村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幼时被寄养在石匠家中,多才多艺的石匠成为他的艺术启蒙人,北方大地民间艺术的滋养,为其艺术人生打下了丰厚的基...
李剑晨 《开封西门》 中国画 “‘中国水彩画之父’李剑晨先生与河南的深厚情缘,藏在一批珍贵的国画作品里。”河南省美术馆原馆长化建国说,“要了解这段往事,原河南省文化厅文化处处长陈轲是关键的见证人。” 时任河南...
印象派绘画强调光与影的表达,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使瞬间成为永恒。其作品注重视觉感受,即使画面中没有明确的光影形状,也能让人感受到作品所追求的瞬间并非超验,而是艺术家摆脱传统束缚,结合感官体验和心灵感悟生命本质的产物,从而推动了艺术的持续...
重庆画院的专职画家赵红,其艺术创作轨迹呈现出一条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具象走向抽象的清晰脉络。早年,她深耕于国画领域,尤其擅长花鸟写意,以笔墨传神,追求意境悠远。然而,赵红并未止步于此,她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变革的脉搏,开始尝试综合材料绘画和综...
建中通宝 案头躺着一枚铜钱,像一片倦游的秋叶。铜色是凝血般的暗红,边缘泛着经年摩挲的熟旧,薄得几乎能透出掌纹脉络。这是我藏册里唯一不装璎珞匣的物件——唐德宗建中年间的铜钱。它不如开元通宝周正大气,也缺了乾封泉宝的富贵气,却在某个...
从长江稻浪到青藏雪域,从旧石器时代的“百科全书”到延续900年的佛寺梵音……近日揭晓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时间与空间的坐标系中,勾勒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图谱。 “今年入选的项目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史前时期聚落遗址...
《春-悸动》120X140CM 人的乐趣,不过是心无尘埃,活得自然,简单而快乐。人不怕无知己,怕的是不知己。一个真正能够“活出自我”的艺术家,是那种即便身处艺术纷繁变换的时代,却依然可以始终保持对艺术本体的敬畏,持有一颗自我、淡...
笔洗(37.6cm×41cm)纸本水墨 2021年 苏高宇作画取法高古,笔墨求新,立意超拔,品格雅正。他落笔之时,腕底有沉雄古意,心间有时代风日。他画紫藤时曾说道:“实际上我是拿着苏东坡那个时期紫藤来比划它的。”他这里说的自然并...
《日出东方》 230×150cm 纸本设色 熟悉东平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有追求的画家。这么多年来,凭借着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内在法则和秩序的深刻了解,东平已寻找到一种青绿山水的独特表达,把当下的...
《埋头拓荒负重,小车不倒直推》 “好死不如赖活着”,不知对不对?但是再乐观的人,也无法抵挡住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忧伤。大道理都明白,比如:死亡是对生命的肯定,死亡是生命的重生,死亡是生命的伟大发明,诸如此类等等等等。世界上几十亿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