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寿奇,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为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雅昌艺术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香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法兰西皇家画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研究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艺术基金会外籍永久艺术顾问,中国非遗国...
孙晓云,女,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和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届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 1955年8月出生于江苏南京,三岁始承家传...
【学术争鸣】 目前,对于“昆仑石刻”的真伪,出现了正方、反方的很多观点。朋友说,这是传世文献有罪推定论和出土文献无罪推定论的“世纪大战”。大家为什么那么关注“昆仑石刻”呢?其实很简单,我们何尝不希望看到一件具有划时代意...
【学术争鸣】 从秦到汉,是冶铁炼钢技术(治石工具)的高速发展阶段,也是刻字技术迅速改进的阶段。各种不同的刻字技术有其明显的、可以用于断代的特征。这一刻字技术的比较方法,或对判断“昆仑石刻”的真伪提供一种思路。 ...
耿国华(左)在采集文物数据 西北大学供图 上世纪70年代,她是西北大学首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业生;90年代,她将信息技术与颅面复原相结合,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颅面数据库;进入新世纪,她投身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护...
7月11日,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宣布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神秘的西夏陵迎来世界探究的目光。 仲夏时节,从宁夏银川市区驱车西向,贺兰山的轮廓渐次清晰。车窗外,巍峨山体与远处高耸的...
【山河遗珍】 “入刀要稳准狠,走刀要力道均匀,持刀要倾斜有度。将冲、切、挑、钝等刀法融会贯通,让字口清晰流畅自然,才能完美还原书法原作的笔锋韵味。”在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文旅局法帖雕版拓印工作室,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省...
【艺匠中国】 在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长河中,紫砂壶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并在明清时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貌。 水果花卉、飞禽走兽、山川楼阁、人物故事、吉祥纹...
【艺点·聚焦少儿美育】 编者按 美术馆、博物馆是天然的美育空间,可以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暑期来临,许多家长会带孩子去参观美术馆和博物馆,但是,这项有意义的活动却往往给家长带来棘手的难题—...
文创,即文化创意产品,它是特定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创意设计,厚重的历史化作轻盈的生活诗意,文化的传承、情感的寄托都浓缩在小小的文创之中。目前,文创设计在市场发展中面临双重挑战:既要破解“符号挪用”导致的同质化困境,又要回应青年一代...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当地时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 西夏陵是中国西北地区11至13世纪由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
历史的风云激荡,不仅镌刻在文字史册里,也深深烙印在一代代艺术家的美术作品中。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聚焦于那些承载着民族记忆与精神力量的美术经典作品,再次品读赏析,透过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卷,回望烽火岁月,...
讨海者(国画) 1984年 黄胄 “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受了感动的事情‘讲’出来,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这是中国现代美术巨匠黄胄对绘画真谛的朴素诠释,也是其艺术人生真正的魅力所在。他以炽热的情感、奔放的线条、优美的人物造型、...
守看老宅的祖母(水彩) 2008年 庄弘醒 “我重复体味着那些熟悉的江南细节,尽力在真实与意象的空间中,捕捉稍纵即逝的一刹那,进入超越技巧与形式的境界中,无为无我,只有那份情感,才使我进入那朴素、细腻、静谧又伤感的江...
自得其乐(综合材料) 2021年 章燕紫 《庄子·知北游》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不惟古人,这种人生体悟今人更强烈。在如今人工智能与算法统计逐渐影响人们感知的时代,艺术家如何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观照当代人的社会...
靳埭强是最早享誉国际的中国平面设计大师,也是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融合的杰出典范。在逾六十年的设计生涯中,他以中华文化为内核,通过海报、品牌、邮票、书籍等载体,构建起传统意境与当代设计的对话场域,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展现了中国设计的强大力量,...
“故宫博物院成立一百周年”特别事件版张邮票 前不久,纪念故宫博物院成立100周年邮票发布仪式暨“生生不息”故宫文创主题展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来自各国驻联合国大使、联合国各机构代表共12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华文化与世界...
酉水河风情(国画) 160×496厘米 2017年 康移风 康移风擅长发现这个时代独有的山河风物,其山水画作品既是对社会的深情回馈,更是一次生命轨迹与时代记忆的双向观照。他在宣纸间耕耘出时代风华,是对水墨精神有力的当...
溽热夏日,当我们捧着西瓜大快朵颐时,这抹清凉甘甜已超越解暑本身,成了镌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夏日符号。翻开古画长卷,我们惊觉原来几百年前的古人,同样深谙吃瓜的快乐,还将这份惬意用笔墨永久封存,藏进了岁月的悠悠流转中。 在清代虚谷《花...
《下棋》(漫画) 牛成选 古人通过描绘历史故事、圣贤形象来传递道德观念,如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明确绘画的社会教化价值。清代郑燮画竹石题“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体现对劳动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