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5-02-25 10:30 阅读量:31
导读 :
烟火·烛光 2023 布面丙烯 160x200cm
以前画画是先有草图,再入正稿,近几年是先画起来,在画的过程中把握,如果画完了仍然不满意,后面再补草图,利用PS工具,推敲一番,最后借助照片,
烟火·烛光 2023 布面丙烯 160x200cm
以前画画是先有草图,再入正稿,近几年是先画起来,在画的过程中把握,如果画完了仍然不满意,后面再补草图,利用PS工具,推敲一番,最后借助照片,完成作品。因此我不排斥画照片,所以,我的创作有时候也可以视为“半写生”,整个过程有点像先上车再补票。顺手的时候,可能都不需要“补票”,当时就完成作品了,也就不存在非要制作一个草图。
其实这取决于模特与场景(环境、背景)的合作,模特在场景中出现,像一场偶遇,具有不确定性,每一次都不一样,像是考官给你出题,有好题,好得让你心中窃喜;有难题,从头到尾难倒你。遇到好题有可能一气呵成;遇到难题就难解难分,有时候不得不“补票”,即写生演变为“半写生”。其实我比较喜欢解开一道难题,离开写生现场,回到画室,慢慢推敲解题的种种方案——现在工具很方便,PS加数码照片的使用,可以快速得出N种草图方案,如同兵棋推演,直观高效,相信达芬奇再世,必会穷尽它的作用——虽然会耗费时间,但是这个过程更有意思、语言状态更加开放,完成作品之后更有成就感。
所以,对于写生,我是既执着,又不执着。
那写生对于我的意义何在呢?我的理解是,写生对应着书写的方式,书写对应着“意”的表达,离开“意”的书写,我认为没有意义,现场的模特比一张照片,他(她)是“意”的本身,而照片是“意”的替代品,所以我执着写生是为了锻炼对“意”的嗅觉,越灵敏越好。
写生的书写与画图片的书写还在于状态的不同:写生有时间的限制,画图片没有,状态上是野狗和宠物狗的区别,野狗面对猎物有一击必中的求生欲望,宠物狗有狗粮,不必担心饿死。好在我在使用照片的阶段,已经完成了对模特的描绘,“猎物”已over(当然,“意”的表达不总是令人满意的),借助图片是解决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总体画面结构。总体画面结构的推敲在智不在力,宜缓图不宜急取。
(文/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