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5-09-11 10:30 阅读量:23
导读 :
9月10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乔云飞、孙德立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展
9月10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与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乔云飞、孙德立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展望‘十五五’,文物系统将着力构建理念更科学、制度更完善、方法更精细的文物保护体系,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文物领域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着力加强文物价值研究挖掘、推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着力增加有效供给、让文物蕴藏的宝贵价值真正活起来。”饶权表示。
坚持保护第一,守护国之瑰宝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十四五”时期,国家文物局在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特别是在统筹好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发展方面下足了功夫。
完善法律与制度,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公布实施,地下文物“先考古、后出让”制度除个别省份外已全面推行,地上文物“先调查、后建设”制度在上海开展试点。探索推进国家文物督察制度,将文物保护管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联合督促各地在城市更新全过程、各环节加强文物保护,强化文物保护的制度刚性,赓续城乡发展的历史文脉。
积极谋划与协调,形成系统性保护合力。各部门协同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76.7万处“三普”登记文物全部完成复查,新发现文物数量超过13万处,文物资源家底基本摸清。
统筹保护与发展,彰显系统性保护成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成为更多地方城乡建设的行动自觉。”饶权说,比如,廊桥保护三年行动切实保护着“百姓桥”“乡愁桥”“凝心聚力桥”。此外,各地发布文物主题游径超200条,其中31条优秀文物主题游径串起25个省份19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让文物在城乡大地绽放新光彩。
深化考古研究,筑牢文明根基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
“十四五”时期,考古人始终在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回答好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这一重大命题。
用考古实证文明起源发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创性贡献。21个“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围绕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文明交流互鉴等关键问题,集中实施1284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考古发掘方舱、移动实验室等专有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深海考古取得重大突破,上海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和考古发掘,推进了考古跨学科研究和出水脆弱文物保护新范式。
用考古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谋求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实施基本建设考古发掘6500余项,有力保障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沪渝高速公路等国家重大基本建设。北京通州路县故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新疆库车友谊路墓群等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助力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文旅融合。
用考古增强全民文化自信。文物考古研究新成果进入中小学教材,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文物考古学科专业和培养体系建设持续加强。饶权说:“考古专业正由冷门逐渐成为热门。考古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和喜爱,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推动传承利用,赋彩美好生活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7046家,平均每20万人拥有一家博物馆,其中免费开放6444家,占比91%以上。
五年间,中央累计投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超150亿元,接待观众超41亿人次,连年组织“博物馆里过大年”等活动,积极推进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丰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
五年间,全国每年举办展览超4万个、教育活动超50万场次,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五年间,举办文物进出境展览和交流活动300余场,推出“秦汉文明展”“丝绸之路”等文物外展知名品牌,引进“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等重磅文物进境展览,有力发挥文物资源独特魅力,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特别是在节假日,一些热门馆“一票难求”。乔云飞介绍,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文物局积极指导各地文物部门和热门博物馆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一方面,通过大馆带小馆,巡展、借展、联合办展、“云展览”等方式,把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基层;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质效,科学实施预约机制,丰富优质文博内容,优化参观线路,提升公众参观体验。特别是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一步统筹安全和需求,通过调整单日预约量、取消闭馆日、延长开放时间等方式主动应对,最大限度满足爆发式激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