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5-07-22 10:30 阅读量:48
导读 :
“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塔里木河水滚滚流”……当优美动人的旋律响起,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总会不自觉地勾起我们对新疆的心驰神往。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了“美术里的新时代——深入
“新疆是个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塔里木河水滚滚流”……当优美动人的旋律响起,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词,总会不自觉地勾起我们对新疆的心驰神往。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近日,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了“美术里的新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活动(新疆段),中国美术馆近期举办“和美边疆 民族同歌——新疆西藏美术作品展”,展出的那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把人的思绪拉回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
一直以来,新疆是许多艺术家热衷写生和乐于表现的绘画题材,碧草绵延,骏马奔腾,帕米尔高原上翱翔的雄鹰催人奋进,喀纳斯湖水的颜色泛着独特的波光,塔克拉玛干的沙丘线条具有音乐般的节奏。辽阔的疆域,壮美的山河,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还有藏在黝黑的人物的皱纹和服饰里的细节承载着特殊的文化记忆,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过许多这样优秀的作品,无论是叶浅予笔下活灵活现的《新疆舞》,还是吴作人笔下的《戈壁滩》,抑或是靳尚谊画里的《塔吉克新娘》,全山石画中的《维吾尔族百岁老人买买提》等,都是经过时代沉淀后留下的艺术瑰宝。
去写生过的人都会发现,新疆的光线非常独特,会随着云朵的移动而瞬息万变;那里的湖水会随冰川融雪量而变化,时而蓝时而绿,这和内地山水完全不同。这些都为画家寻找独特的创作灵感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出生于新疆喀什的哈孜·艾买提是著名的维吾尔族油画家,曾任新疆文联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他布光于新疆大地,笔蘸于新疆情怀,墨泼于新疆文化,笔下惟妙惟肖的《木卡姆演奏图》,用绘画的方式永恒地镌刻下维吾尔的声音。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所长的赵培智,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对故土的眷恋和热爱,使得其笔下对当地人物的描绘别具一格,总能传神地抓住人物内心和外表特征,进行艺术化的表现。我们能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不同层次的新疆风物,以及与之匹配的人的生存状貌”(评论家邓平祥语),看似肆意的人物结构,隐藏着岁月、高原、阳光的侵蚀,如雕塑一般厚重。
新世纪以来,在一些重大的全国性的美展中,不乏表现新疆题材的作品,但时至今日,新疆题材的作品确实容易陷入两种误区:要么仍然过度商业化地表现歌舞和美食等表面符号,要么仍然停留在老套的边疆风情描绘上。真正从形式语言到视觉震撼以及感染人鼓舞人的作品,并不多见。
要改变现状,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所创新,形式上有所突破,既要深入理解新疆多民族文化的内核,又要展现 21世纪的发展脉搏,展现出民族题材的独特性。在传承这片土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同时,又要反映其当下的发展与活力。
所以,我们需要超越“歌舞”与“风景”的表面印象,从人文精神的内核出发,深入挖掘当地多民族的精神世界、价值观、生活智慧、信仰与情感,避免文化猎奇式的视角带来的偏见。
比如新疆如今也在实施乡村振兴,很多年轻人用抖音推广家乡,这些新农人的形象特别适合作为当代主题来表现。新时期的时代有自己的脉搏,当代新疆青年的形象:可能是在外求学归来建设家乡的学子、是掌握新技术的农牧民、是创业创新的弄潮儿、是热爱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是追求时尚的都市青年。这里面有许多鲜活的素材值得去探索和发现。
新时期画好新疆题材,必须根植于新疆沃土,不能闭门造车。要求艺术家既是敏锐的观察者,又是深刻的理解者,更是勇于创新的表达者,在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大胆探索,展现新疆的梦想、活力、自信与多元,寻找既能深刻表达新疆特质又能体现个人艺术追求的新路径,从而创作出带有情感温度、闪耀着时代光芒,能引发共鸣、具有永恒艺术价值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