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5-05-21 10:30 阅读量:26
导读 :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组织艺术家采风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供图
初夏时节,走进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青城公园里的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简称“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绿树遮掩、碧水回环的环境令人流连忘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组织艺术家采风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供图
初夏时节,走进坐落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青城公园里的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简称“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绿树遮掩、碧水回环的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如何利用这优雅环境中的闲置场地培养各类艺术人才?经过过去8年的探索实践,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遵循“推动专业艺术资源社会化共享”的原则,通过场地置换智力资源的模式,将闲置空间转化为五个艺术工作室。工作室创办之初,就以高起起点、高标准组建导师团队,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峻德等5人分别担任艺术工作室导师。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馆长左大宁介绍,五位导师均以志愿形式参与,每年超800课时的艺术教育资源,相当于节约财政专项经费80多万元。经评估,相较于传统场地租赁模式,艺术工作室的社会效益提升率达300%。截至2024年底,第一期学员中已有9人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学员作品入选各类展览81次,获奖5次。第二期学员的毕业作品展也即将举办。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推出的“百名画家绘青城”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现已成为呼和浩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品牌项目。
3年来,呼和浩特市美术馆组织画家深入大黑河郊野公园、将军衙署博物院、昭君博物院、敕勒川草原等地,开展写生采风创作活动,并举办“我和我的幸福城市——百名画家绘青城”写生作品展与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深入研讨创作感想,探索创新艺术表现形式。
截至目前,“百名画家绘青城”写生采风活动累计组织各地艺术家写生20多次,创作表现呼和浩特历史人文、自然风光、风俗民情的艺术作品500多幅,构成了一份独特的城市艺术档案。如范治斌创作的大青山写生系列,用细腻笔触和丰富色彩展现大青山的雄浑巍峨、四季更迭;丛有琢的青城十六景写生,用画笔记录青城的人文风情与历史变迁;赵国辉的老牛湾系列作品则着重刻画老牛湾的壮丽风光与独特地质地貌,体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左大宁介绍,今年美术馆还将组织沿黄九省(区)画院的画家来呼和浩特写生,与本地画家深入交流绘画技巧、创作理念,分享各地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在促进呼和浩特市与国内知名艺术院校交流合作的同时,为“百名画家绘青城”项目注入新的活力与内涵。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一带领10名学生,已于4月来到呼和浩特进行为期20天的写生活动,行程包括清水河老牛湾、伊利和蒙牛工厂、敕勒川草原以及五塔寺等地。
2025年,“百名画家绘青城”项目被纳入呼和浩特市美术馆“艺美北疆”品牌,以进一步提升项目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形成更具规模效应与品牌价值的文化艺术项目集群。今年夏季,“百名画家绘青城”优秀作品还将在北京海淀区美术馆展出,彰显呼和浩特的城市精神和人文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