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4-08-26 10:30 阅读量:37
导读 :
湘夫人(国画) 1998年 易至群
易至群是当代画坛“文化寻根”的代表性画家,是荆楚文化的探索者和坚守者,是锻造中国画“新楚风”的先行者。其作品既有浓墨重彩般的时代意蕴,又有清新淡雅的生活情趣。从艺60多年来,易至群始终情系丹青
湘夫人(国画) 1998年 易至群
易至群是当代画坛“文化寻根”的代表性画家,是荆楚文化的探索者和坚守者,是锻造中国画“新楚风”的先行者。其作品既有浓墨重彩般的时代意蕴,又有清新淡雅的生活情趣。从艺60多年来,易至群始终情系丹青,以赤子之心讴歌历史与人文、当下与现实。
近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的“惊彩绝艳新楚风——易至群画展”上,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谈道,易至群的创作题材具有强烈的传统性,他坚持以中国绘画材料与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进行中国画的当代转型,并坚持中国绘画的叙事性、抒情性、平面性。在“惊彩绝艳新楚风”的意蕴之外,易至群的绘画具有更多研究价值与启发意义。
综观展厅中易至群的作品,既沉雄有力又色彩艳丽,无论是“楚骚辞意”系列还是“飞天凌空敦煌舞”系列,都在厚实中展现着勃勃生机。其中,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楚骚辞意”系列作品是易至群“新楚风”风格的代表作。该系列有以屈原为题材的《屈子悲秋图》《橘颂》与《光昭日月》等,也有以屈原作品为题材的《九歌图》《天问》《湘夫人》等。
其中,《九歌图》是“楚骚辞意”系列中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2米见方,画面中4条旌幡垂直划分画面,产生隔离效果。这4条旌幡用朱红和黑色两种楚国漆器的标志性颜色,再加上楚国漆器上的图案,营造出浓浓的“楚味”。画面中的少司命洋溢着青春气息,她温柔善良,簪花裸体,怀抱婴儿,有如一曲生命的颂歌。山鬼则被塑造成颇具野性的俏佳人。在色调上,易至群采用红与黑、白与灰,既营造出自然的光景,又渲染出深邃而富有精神内涵的氛围。其他诸神则退居幕后,成为二位女性形象的衬托背景。这种选择性的突出和淡化处理,表达了易至群对《九歌》的个性化解读和阐释。
2013年,易至群旅居北美时创作了以《离骚》为依托的《天国神游图》长卷,长卷由6幅图、18条屏拼接而成,分别是《飞腾求索图》《浮游求女图》《灵氛占卜图》《吉日远游图》《奏歌舞韶图》和《睨临旧乡图》。在《天国神游图》中,易至群采用“结构主导”的创作方法和审美理念,运用象征性语言,巧妙安排主人翁反复出现,构建出一幕幕递进发展的戏剧性图式,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神游天地、气吞山河的美学意境,成为易至群“新楚风”系列中的又一代表作。
在美术评论家王鲁湘看来,易至群的“新楚风”系列作品,不仅找到了生养自己文化的根,更形象地开创了一个“超时空组合”的结构图式,打破了定点透视的实景限制,将不同形制的视觉元素自由组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敦煌乐舞”系列展现出易至群在“舞乐画”方面的探索。数年间,易至群多次探访敦煌,不懈地投入对敦煌舞姿的艺术创作中。
易至群说:“我画飞天,采取了选择、改造、加工的方法,一是打破朝代界限,广泛吸纳美姿,进行综合、强化,或组构、重塑。二是将触角伸向所有存在飞天的洞窟,广采博撷。三是在造型上追求‘秀骨清像’,通过拉长颈部与细腰、加长双臂,以便更优雅地舒臂徐升与抛撒鲜花,赋予飞天轻倩窈窕、翩翩起舞之姿。四是最大限度发挥中国传统线描之优长,尤以超长永乐宫式的‘铁线描’,勾勒临风飘带飞扬的骨力与动感。五是用泼墨泼彩营造背景,墨彩氤氳,璀璨丽雅;天光留白,虚灵空寂,整体画面浑厚沉雄。六是双飞天以上的多人组合采用散置式超时空平面结构;立姿、跪姿、俯冲、卧姿同现,形成天花乱坠、衣带临风飞扬的壮观景象,有满墙风动之效。”
从《花雨图》《伎乐双飞天》《反弹琵琶伎乐舞》到《泼彩敦煌舞韵图》巨制,易至群的敦煌乐舞创作力求以现代人体艺术造型,特别是对舞姿身段、姿态、节奏、韵律美的表现,以及超时空自由组合结构的探索,营造出一种长线空灵、浑厚丽雅、墨彩氤氲同辉的意境,传承并发展了敦煌壁画中舞韵仙姿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