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4-08-26 10:30 阅读量:29
导读 :
无题(油画) 2020年 王衍成
王衍成是当代中国旅法艺术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次在世界各地的重要美术馆、画廊中展出。近年来,王衍成的绘画从宏观向微观渐变,开始探索复杂的生命微观现象,因此每幅绘画给人以视觉震撼的同
无题(油画) 2020年 王衍成
王衍成是当代中国旅法艺术家中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作品多次在世界各地的重要美术馆、画廊中展出。近年来,王衍成的绘画从宏观向微观渐变,开始探索复杂的生命微观现象,因此每幅绘画给人以视觉震撼的同时,也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实际上,在王衍成走向抽象艺术之路前,他在山东系统学习了7年具象写实绘画,之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深造两年,深入研究西方美术史。作品主要有《荒野上的歌》《伙伴》等,其中油画《拔轱辘》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得三等奖。后来,王衍成前往现当代艺术之都——法国巴黎。
初到法国时,王衍成在圣埃蒂安大学学习期间,游走于欧洲各大博物馆、美术馆,从塞尚、马蒂斯、毕加索到康定斯基、波洛克、罗斯科,在对艺术不断地学习与感悟中,他彻底走向了抽象绘画。
王衍成早期的抽象作品极具东方神韵,无论笔触还是线条,都透露着东方文人特有的气息,磅礴的画面中呈现出一个神幻的世界,通过色彩与形式的丰富性,试图探寻一个真实的世界。他将画面里的色彩分解、重构、再生成,以此表现生命无限的运动感。王衍成沉浸于内在的宇宙与外在的自然之中,其独树一帜的东方哲学理念与西方艺术形式的融合,深受西方艺术界的认同与赞誉。
“余白”又被称为“留白”,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在画面上留下空白,达到以无胜有的效果。这不仅是物质性的,更是心灵性的,能够引发观者的想象,增强作品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王衍成作品中的“余白”并非是虚空的形象,画面中每种颜色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共同建构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关系结构,如同复调音乐般鲜活,各类颜色在和谐与碰撞间形成新的斑斓色彩,从而让观者感受到一个充满运动且包罗万象的场域。色块与符号在画面中游走,与背景、画框乃至墙面产生互动,形成律动般的宇宙,在集聚与发散中产生无尽的能量,这种能量吸引着观者。
在旅法的30余年间,王衍成跟随人文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一同摄影,与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安塞尔姆·基弗等人探讨艺术,与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乔治·阿甘本等人谈论哲学,在各种交流中,他不断地进行自我审视,坚持“回到工作室状态”。在创作中,王衍成以饱满的情感与画布进行“对话”,从而生成一种特殊的生命符号。
王衍成将画布视作他的内心世界、潜意识以及行为状态三者在相互碰撞之中形成共生的“关系场”,呈现并记录着他绘画时各种想法和动作相互影响、关联的过程,像是时间流动中突然冒出来的美好瞬间,被捕捉到了画布上。正是这种偶然与必然的交织,让艺术家与观者产生共振与共鸣。
在数十年的艺术耕耘中,王衍成总是充满无限的能量。2024年,他的绘画新作犹如破茧的蝴蝶,在不断地蜕变中进入了最为纯真的艺术状态。他摆脱了早期的东方文人意象色彩,通过浓厚的色块、轻盈的笔触、质朴的线圈等绘画语言来映射观念和意识。王衍成认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头脑中往往预埋了太多的概念和观念,这些都在无形中约束和阻碍着艺术家突破自我。在新作中,王衍成试图把一切放下,回到最纯真的状态,让创作的笔触自然流露,外化为有形的存在,从而实现某种精神上的自我审视与提升。
王衍成所建构的抽象艺术世界不再是外化于身的客体,而是成为映射主体观念与精神的镜面。他把画布和色彩当作行为主体,在自然的状态下将自我的精神与情感迸发在画布之上,让一切回归本真,用纯净质朴的绘画语言行走在“天堂”与“乐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