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墨票背后的交流故事

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4-08-13 10:30 阅读量:137

导读 :
过去,人们构图作画、运笔书写,都少不了一锭好墨。古墨按制墨用料可分为松烟墨、油烟墨、漆烟墨等,再按烧烟用料和搜烟位置细分,又包括顶烟、贡烟、选烟、大卷墨、藏烟、五石顶烟、五石清烟、五石漆烟、顶松烟、超顶烟、松烟、松柏清烟、真正松烟等。各墨肆

正文 :

过去,人们构图作画、运笔书写,都少不了一锭好墨。古墨按制墨用料可分为松烟墨、油烟墨、漆烟墨等,再按烧烟用料和搜烟位置细分,又包括顶烟、贡烟、选烟、大卷墨、藏烟、五石顶烟、五石清烟、五石漆烟、顶松烟、超顶烟、松烟、松柏清烟、真正松烟等。各墨肆为吸引顾客,会在墨面或墨侧书写、模印所选烟料,以强调自家墨锭品质上乘。

烟料的选用是保证墨锭品质的基础,然而,要出好墨,关键还在于和墨过程中用胶得法,烟胶配比亦是各墨肆制墨之秘法。《墨经》载:“凡墨最贵及时。”过去以人工制墨为主,古人善观气象,以对应制墨工序。除制胶当时,用胶还应按季节温度差异作增减配比。温湿度及照度波动亦会改变古墨中胶的稳定性,在保存和展示时需特别注意,从而避免墨锭碎裂霉变。

接下来是模印成型。木刻印模被运用于制作各种器物由来已久,从人们使用墨模造墨以来,伴随制墨用料的多元化,墨模纹样构图与外观形制逐渐由简到繁,印模数量却由繁化简。墨条经压印批量生产,促进了墨肆营收增长,同时,各家墨肆为丰富墨品内容、吸引更多顾客,往往聘请名家画师绘制图样,再由技艺精湛的刻工雕模,助推墨锭走向市场。清末,胡氏墨肆分支营业于全国各地,相互竞争,墨品内容样式常有相同,除了依靠繁复的店名款识区别外,各家墨肆还采取随墨品放置一份墨票的方式来证明出处。

墨票又称仿单、访单,内容多为制墨用料介绍、墨店经营情况概述或用墨者对墨锭品质的称赞等,以宣传推广为目的,由墨店售卖时附于锦盒内,以示质量保证。因此,墨票也是了解墨店发展的重要依据。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清代手卷墨,从包装外观到墨锭设计都别具匠心,墨盒仿书画手卷形式制作,展卷即见左右两墨匣,匣内共有10锭形制款识各异、图案内容丰富的墨锭,还有一张“芳郭钝叟”袁昶题写的墨票。

另一张印有“徽州胡开文督办贡墨湖水名笔发行所”“上海英租界河南路第八十二号门牌”等字样、由上海集成图画公司代印的《南洋劝业会优等奖凭》墨票,记录了安徽休宁县胡开文墨店的墨品参加南洋劝业会并获奖的情况。据了解,南洋劝业会由前南洋大臣端方于1908年秋发起。1909年2月,组织事务所开展国内外物产征集、办会机构组建等工作。同年7月13日开始筹建会场,选址南京,占地700余亩,各场馆建筑融合中西式风格设计建造,并设各地方展馆。作为一场全国博览会,劝业会以振兴实业为目的,通过制定税厘征免办法,鼓励全国各行业前来互学互通,以赛促业,进行工艺改良,提升品牌知名度。虽然是第一次举办展会,但考察借鉴了各国博览会办展经验,兴建西式建筑场馆,组织各类活动,又不限门类,集各地物产于一地展出,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南洋劝业会于1910年6月5日至11月29日举办,汇聚中外产品近百万件,分24部440类,组织专家799人评定奖次,吸引观众30多万人。当时,徽州府为参加此次劝业会,在休宁县屯溪孙怡泰茶行举办物产会,征集产品44类1110种。清代徽州制墨业空前繁荣,选墨参展必不可缺。

胡氏墨因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而产量多、销售广,但各支系相互竞争,在外仿者甚多,因此,这张墨票上写道:“本店创自乾隆年间,开设徽州休宁县城内,货真价实,中外驰名。厥后如:皖省之徽郡芜湖;江苏之苏州,扬州,上海;两湖之长沙,武昌沙市、汉口;浙江之杭州等处,均续设分店。所制笔墨,精益求精,进呈贡墨从无贻误。近有本族不肖支丁串通外姓假冒本店招牌开设各埠,专用次货希图渔利。诚恐外方主客不知底细,最易被朦。兹特将宣统二年份,南洋开第一次劝业会,由审查总长颁发之优等奖凭,用缩影术缩成雏形刊入仿单。”并特别提示“倘蒙中外仕商赐顾,务请认明奖凭并牌号上休城两字为记,庶不致误”。

面对竞争,胡开文各支系墨店也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抢占市场,打造品牌效应。据载,胡洪椿主持休宁老店时所制地球墨,分获1910年南洋劝业会优等奖和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绩溪县志》载:1895年,八房硕德曾孙祥钧、祥礼、祥云,以居室名“广户氏”为号,开胡开文墨店于上海,设总店、支店、制墨厂、文具社……1932年裔孙洪开除经营上海各店号外,又相继在重庆、成都、昆明、汕头,九江等地设特约经销处,在万县、遵义开设墨店、烟厂19处,从业259人。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的一张《广户氏老胡开文赠》墨票,上写“本号各种湖笔徽墨及文具运动用品定价非常克己”,下印“重庆下都邮街”和“万县二马路”店址。据罗子杰《重庆广户氏老胡开文笔墨庄的回顾》叙述,1926年,其长兄罗子东与总店在上海河南路抛球场的广户氏老胡开文笔墨庄店主胡祥钧立约开设重庆特约分店。1927年,分店以集股经营模式在都邮街正式开业,向上海进货的同时又购入毛笔文具、体育用品等林林总总货品,加之店址地处商贸繁华地段,常常顾客盈门。

西南地区盛产桐油,其中,万县拥有便捷的水运航道,周边桐油产地纷纷来万县港口销售,清末成为全国最大的桐油出口地之一。油烟墨盛行以前,宋代蜀工蒲大韶便取油松烟各半制墨,明代以后,制墨烟料逐渐以桐油为主,徽州各墨店不远万里,先后在万县、黔江、贵州建立烟房搜烟,再运回制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重庆很早就成为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2011年,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出发,继续书写新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故事……

(作者系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员)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