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以油画语言的内省和深化来锤炼作品

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4-08-11 10:30 阅读量:118

导读 :
油画堪称美术创作的“重器”。用油画语言表现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刻画典型人物形象,是中国油画创作的优良传统。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是对5年来中国油画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共收到全国各地选送的复评参评作品1253件,共选出参展作品697件

正文 :

油画堪称美术创作的“重器”。用油画语言表现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刻画典型人物形象,是中国油画创作的优良传统。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是对5年来中国油画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共收到全国各地选送的复评参评作品1253件,共选出参展作品697件,其中进京作品95件。入展作品整体呈现出强烈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与多元的探索性。

从展览现场可以看到,许多作品从宏观视野入手,着力表现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伟大成就,从“国之大者”的攻关创造到城乡发展的新颜新貌,从科技创新的火热现场到强军建设的壮观景象,展现出社会发展的恢宏气象,时代的脉动扑面而来。许多作品怀人文之思,朝历史深处,聚焦党的百年征程和中国现代史中的重大事件与代表人物、文化艺术先贤和科学家群体,重在讴歌他们以身许国、奋斗奉献的精神。更有大量作品以微观和日常的视角,表现新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地方文化特色、民族民间风情等不同角度,讲述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国故事。这些作品发挥了油画艺术的优长,深入刻画英雄楷模和劳动者、奋斗者、奉献者的精神风貌,在求真的表现中营造时代情境和艺术意境,成为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形象表征。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认为,本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直观地呈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创作的不同风貌。从中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国油画界更加注重油画的学理研究和探索创新,更加兼容并蓄,信守油画本体的品质与品格,探索油画语言的丰富表现力。在艺术语言的探索上,反映了当前中国油画发展道路上一条逐渐清晰的学术方向: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磨砺民族性的语言,在深度体验生活中形成个性化的表达,在传统文化艺术的滋养中淬炼更具现代性的语言,最终让源自西方的油画与中国的历史人文、时代发展及精神气象融为一体。这样的追求与创造,彰显了新时代中国油画家的使命担当,同时也展现出中国油画创作的蓬勃生机。

“我在第一个展厅看到了一件作品描绘的是天安门前一家几代人的合影,本以为是普通的合影,却从介绍中了解到合影背后的英雄故事,格外感动。此外,《千里故人》画面中的老人为什么那么让人感动?因为大家看到了生活中一位平凡人的遭遇,那种对人的关怀在画面中被表现出来。展览中,最大的主旋律就是对人的刻画、对人的表现。”在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许江看来,本届全国美展的油画作品凝聚着一种叙事伦理的转向,集中体现在宏大而诚挚的人民意识。展厅中扑面而来的是脚踏真实大地的各族人民,是中国近现代文艺史的珍贵再现,是一起相拥而立的堂堂中国人。画面中有造型饱满而雄强的人物塑造,有场景式的生活建构,有关于绘画艺术的伦理思考,有关于油彩语言自省的清醒诘问,其内在都是以语言的内省和深化来锤炼作品。

值得关注的是,历史人物题材在本次展览中涌现出许多精品佳作。这些作品有别于以往照片化、照相式的表现方式,着力将人物形象与历史环境有机结合,即使是超越时空的人物组合,也通过人物形象与神态的刻画,表现人物的精神与风貌。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认为,想象性是本届全国美展有关历史画的一个新特征。“如何调动画家们深入剖析历史,形成一种带有人文色彩的阐释方式,结合油画艺术的个性表达进行创作,并和当下生活形成关联,这些问题仍需要我们作更深入的思考。”尚辉说。

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于洋看来,油画展区的作品呈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趣味、格调和偏好,也呈现了以油画的形式表达这个时代的叙事方法、表现角度和文化想象,也是一种自我形塑,通过油画来塑造我们对于社会的体验、表达与思考。油画艺术在探及新高度的过程中既要有自信,也要有一种反省的精神;既要重视专家评价,同时也要重视大众的评价。

本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是阔别25年后再度回归上海这个中国油画的发源地,这激发了当地油画家的创作热情和参与热度。据了解,2023年,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围绕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核心任务,组织各艺委会紧紧依托特色项目持续开展创作动员,积累了一批具有海派标识度的优秀作品。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上海共有52件油画作品入选,包含14件进京作品。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