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上官守一书法作品展

4个作品 (1/4

展览名称:上官守一书法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6/03/11~2016/03/30

展览地点: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艺术区101号5F楚上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参展艺术家:上官守一

策展人 楚上艺术空间

20世纪90年代,京华《书画之乡十二人展》上,曾见到上官守一先生其人其书,至今印象颇深。

  书之妙道,神采为上,而结体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综观上官先牛书法,深得魏晋,兼碑牌造像,结体缩放有由,自然天成,颇得古人三味。

  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我们今天从上官先生的书法来看,他的书法确实比不上唐人的笔墨森严,体法完备,却也是别开生 面,另有一番成就。上官书法,以行书成就最高,他的倜傥纵横,跌宕多姿,充分流露出所向披靡的神气,用苏轼称赞米芾的话“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来形容上官 的书法,一点儿也不过。

  上官守一肯定是在传统上下过一番功夫的,学习古人是守一书法构成的主要元素,不过他学古而能自出新意,在当今纷杂的书坛难能可贵。书法艺术的组 成,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字当成一个基本单位,每个基本单位都有它的结构与用笔、结构与用笔的关系,就像建筑物的结构与木梁柱之类,每个基本单位都是不可分 的。如果说木梁柱是建筑物的基础,那么用笔则是书法艺术的基础。上官守一用笔赋予变化,可谓高手也,他对于书法的分布、结构和用笔,是有他独到的体会的。

  有成就的书家,总是善于吸取别人的成果,变化出自己的面貌,我们学习书法,结合前人书家经验,细心揣摩,定能在用笔上“举一反三”,启迪思路,开拓视野,上官先生以为然否。

  ——《不信今时无古贤》 原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沈鹏

  最近,上官守一先生和朋友在扬州办展览,我们有幸结识。开始,很难让我把这个外形粗犷的淮北大汉和书法家联系起来。看了展览之后,更难把他和他 的作品联系起来。他的作品没有粗野、粗糙、造作的流行毛病,而是有来历,有功夫,有品质,有趣味。尽管他于各体都有所涉猎,但以小书楷、小行书成就最高。 他的小楷植根在魏碑,行书脱胎于《圣教序》。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把二者结合起来,结合得是那样自然。在二王书法系统中规范、和谐、流利、圆熟是其主要特 征,也是师法传承二王书风的后来者相对容易把握的。尤其难得的是,上官的行楷书意态方而体势圆,或意态圆而体势方,规范,流利之外又有一种凌厉峭拔之气。 如此成就的取得,若没有旷日持久临池深功的支撑是很难达到的。上官潜心习书逾三十年,写字、读书、喝酒是他的主要生活方式。他多年来坚持每天写小楷或小行 书2000字,这对常人来讲是很难做到的。艺术成功离不开天赋、学养、阅历和功夫,再高的才情、学养,再丰富的阅历,还必须要有功夫做支撑。当下,书法界 投机取巧者比比皆是,他们根本没有下过苦功,甚至于还不会写字,就凭借宣传炒作,依靠人脉关系,很快就成为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岂非咄咄怪事?

  中国的书法本来是士大夫阶层书斋案头遣兴怡情,披览赏玩或彼此交流的一种小众文化。如今,在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推动下,在形式、技巧、情感和创 作动机上有了很大不同。尽管人们可以在外延和形式上做足文章,具有足够强的视觉冲击力,但在作品的精神内哈哪方面很难超越古人!

  ——扬州博物馆名誉馆长 扬州书画研究会会长 顾风

  展会信息:

  主办: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

  协办: 湖北省书画研究会/武汉武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承办: 楚上艺术空间

  支持: 新华网湖北频道

        《书法报》书画天地

        《长江书画》杂志社

        武汉弘文书画院

        湖北省食文化研究会

        武汉市金华商会

        武汉太原商会

        正缘红木

  展览时间:2016年3月11日-2016年3月 30日

  开幕时间:2016年3月19日15:00

  展览地点: 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艺术区101号5F楚上艺术空间

  支持媒体:新华艺术网、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眼球艺术网、卓克艺术网、99艺术网、雅昌艺术网、书法报书画天地、长江书画杂志、艺展湖北、壹号收藏网、华中企业新闻网、荆楚网、腾讯大楚网、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中国青年网湖北频道、天下楚商、新浪湖北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