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海洋文化在泉州剪瓷雕与潮州瓷雕中的印痕

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5-08-06 10:30 阅读量:76

导读 :
  在中国东南沿海文化版图中,泉州剪瓷雕与潮州瓷雕如璀璨明珠,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海洋与人类文明的交融故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孕育出的艺术瑰宝,二者从创作题材、色彩运用到工艺技法,皆深深烙印着海洋文化印记。   泉州,这

正文 :

  在中国东南沿海文化版图中,泉州剪瓷雕与潮州瓷雕如璀璨明珠,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诉说着海洋与人类文明的交融故事。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孕育出的艺术瑰宝,二者从创作题材、色彩运用到工艺技法,皆深深烙印着海洋文化印记。

  泉州,这座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古城,其剪瓷雕堪称海洋生活的立体画卷。漫步于泉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闽南古厝飞檐翘角置于屋脊之上,形态各异的剪瓷雕作品生动再现了海洋世界的生机勃勃。在开元寺的屋檐装饰中,灵动的带鱼舒展着银白的身躯,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憨态可掬的八爪鱼,触须缠绕着贝壳与珊瑚,仿佛正悠然地穿梭于海底秘境。这些以海鱼、贝类等为原型的作品,既是海洋物产的艺术提炼,更承载着泉州人对海洋的深情。古代海洋生物既是食材也是贸易商品,剪瓷雕将其凝固于建筑,让海洋文化代代相传。

  潮州瓷雕同样深受海洋文化滋养。地处韩江入海口的潮州,祠堂民居中瓷雕多以龙、海马等海洋生物形象为主题。潮州开元寺的龙纹瓷雕,龙鳞细致入微,龙爪遒劲似要冲破天际,既彰显工匠技艺,又体现对海洋力量的敬畏。而海马造型的瓷雕摆件,则以流线型的身姿、灵动的神态,寄托着潮州人对海上航行平安顺遂的美好祈愿。

  在色彩运用上,泉州剪瓷雕与潮州瓷雕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与海洋相关的色调。泉州剪瓷雕多以蓝、白、青为主色调,蓝色的深浅变化模拟出海洋的深邃与辽阔,白色瓷片拼贴成翻涌的浪花,青色则勾勒出海天相接的朦胧意境。这种色彩搭配在蔡氏古民居的墙体上尤为明显,远观如海浪涌动,近看细节丰富,营造出“人在屋中坐,如在海上行”的奇妙视觉体验。潮州瓷雕在蓝色系的基础上,大胆运用金色点缀。在许驸马府的瓷雕装饰中,蓝色的海水与金色的云纹相互映衬,蓝色展现海洋的神秘深邃,金色增添了华贵之感。这既与潮州在海洋贸易中积累的财富有关,也体现了当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泉州剪瓷雕与潮州瓷雕,是海洋文化孕育出的艺术结晶。它们以独特的魅力,记录着东南沿海地区与海洋的不解之缘,既装点着建筑,更是海洋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向世人讲述着海洋与人类文明交融的动人篇章。

  (作者系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