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历史守护者 更是未来探索者

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25-05-17 20:30 阅读量:36

导读 :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中国十大新开(改陈)博物馆盘点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也是未来的“探索者”。“5·18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度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关注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

正文 :

“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中国十大新开(改陈)博物馆盘点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守护者”,也是未来的“探索者”。“5·18国际博物馆日”2025年度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关注了在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博物馆如何为世界指引航向并做出贡献。

  其实,变化是社会永恒的主题,博物馆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面临社会变化,并一直为适应社会变化而努力发展。这从国际博协不断修改博物馆的定义就可窥一斑。今年的主题亦凸显了国际博协对社会快速变化、对博物馆未来走向的关注。

  从过去守护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见证社会历史发展;到现在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参与社会建设;再到未来促成文化求同存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博物馆始终和社会发展休戚与共,是人类共同价值的“捍卫者”。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社会未来是美好的,博物馆未来是美好的。在国际博物馆日前后,中国新开或改造升级十余家博物馆,到底有哪些值得期待,这就来开启博物馆之旅吧! ——编者

  ★西安碑林博物馆(陕西)

  5月16日,2025“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活动暨西安碑林博物馆全面开放仪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举行。这座改扩建6年之久的西安重量级文化地标,也向世人揭开了神秘面纱。作为陕西最早创建的博物馆,碑林博物馆是一座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石、墓志铭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东方文化的宝库”“世界最大的石刻书库”“汉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书法艺术的渊薮”等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艺术宝库。调整后的陈列展览分布在老馆区和北区场馆,原老馆区展出文物800余件,现新、老馆区共展出文物2000余件。

  ★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北京)

  5月18日,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将精彩亮相。此遗址是北京地区两汉时期手工业遗存的首次大规模发现,将通州建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遗址公园是一座没有围栏的无界公园,与博物馆采取“馆园一体”的模式运营和管理。

  博物馆内近2000平方米的原址保护区域将作为遗址展厅开放,基本陈列展示近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博物馆共三层,大部分功能置于覆土之下,仅以地上二层最小化体量的一字展廊,立于覆土景观之上。长卷下覆土部分掀起一角,取名“历史之眼”。从此处进入博物馆,沿着楼梯步行到遗址展厅,在这里,三口古井和一座窑址被原址保护,蔚为壮观,这也是遗址公园建设的初衷。

  ★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北京)

  北京大葆台遗址以其最高等级的“黄肠题凑”葬制闻名海内外,是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汉代遗址。1983年,原址建成中国第一座汉代遗址类博物馆。2025年,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全新改建,新馆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作为北京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汉代历史文化专题博物馆,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将于5月20日面向公众开放,并致力打造成为北京地区汉代文明展示中心。

  ★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安徽)

  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凌家滩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中心聚落,也是中华文明“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关键节点,被列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包括总序、鉴往知远、玉耀长河、文明互鉴4个部分,集中展出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文物约1100件——包括首尾相连的双面圆雕玉龙,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造型生动的玉人,体现宗教礼仪的玉龟、玉版、玉猪,近年来新出土的龙首型玉器和已知史前最大的石钺等。很多文物是首次展出,观众可直观地感受到凌家滩遗址之于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发展的重要价值。5月16日开馆。

  ★苏州考古博物馆(江苏)

  5月17日,苏州考古博物馆正式开馆,位于江苏苏州上方山石湖景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越城遗址东北。建筑整体呈多边形几何体块,造型简洁挺拔,与周边环境自然协调,融为一体。它是江苏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也是苏州地区全景式展示和宣传“文明溯源”与“考古成果”的专题博物馆。

  考古博物馆通过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发掘成果,主要是陶器,向观众展示苏州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还设置考古知识展示、户外体验、文物修复展示等区域。未来,它不仅将成为考古新出土文物的展示空间,也将成为苏州考古研究新成果的展示空间。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广东)

  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回龙山山顶,建筑高度81米,面积约8796平方米,是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传承九龄文化,促进三区融合发展,打造韶关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新地标、新亮点。博物馆为仿唐楼阁式建筑,建筑9层,其中基座1层,主楼8层,设计风格为三层台基、明五暗九、五凤式布局、歇山屋顶。其建设对于展示、传播韶关文化,提升韶关对外形象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该博物馆5月16日对外开放。

  ★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浙江)

  陶石不语,玉见文明!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是浙江首座考古博物馆,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博物馆的设计理念为“以玉为媒,间架为山”,以“山形”为意向,以木结构建筑传统的“间架”为空间原型,在东西向将建筑化解为数个并置的展览空间。

  该馆从临平遗址群、茅山遗址、玉架山遗址等考古发掘研究成果出发,挖掘史前临平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玉架山遗址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各类文物8000多件,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遗址中,单体出土墓葬数量最多、时间序列最完整的遗址。玉架山考古博物馆占地约27亩,预计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

  ★李叔同纪念馆(浙江)

  李叔同纪念馆已于5月11日开放。自2004年建成投用以来,就成为了浙江嘉兴平湖的文化地标。此次改造提升工程,对建筑立面、灯光系统及基本陈列进行全面升级。焕新后的展馆以李叔同“凡事认真,勇猛精进”的人格精神为主线,匠心打造“孝悌·平湖后生”“游艺·翩翩才子”“精勤·激昂志士”“美育·文艺先驱”“清凉·律宗祖师”“珍重·师恩绵长”“珍宝·天心月圆”七大主题展区。

  ★库车市龟兹博物馆(新疆)

  新疆的库车市龟兹博物馆预计5月中旬开馆。内设综合办公室、陈列宣教室、文物保护与学术研究室,下设龟兹博物馆、林基路烈士纪念馆、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苏巴什佛寺遗址工作站、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工作站。新建库车市龟兹博物馆常设展厅有:通史展厅、龟兹故城专题展厅、龟兹佛教艺术专题展厅及两个临时展厅。作为地方性综合博物馆,此处展出文物700件(套),其中国家一二三级珍贵文物96件,以丝路龟兹文化为核心特色。

  ★西域都护府博物馆(新疆)

  新疆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主会场定在西域都护府博物馆,于国际博物馆日当天举办开馆仪式。建筑汲取厚重质朴的汉代建筑文化底蕴,通过对汉代龙纹等元素的抽象演变,形成背山面水、天圆地方的布局,充分体现汉代建筑庄重平衡之美和中华文化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西域都护府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两汉时期中央政府经略西域的实证和西域地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用历史文物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着力发挥文物实证、教育功能,更加鲜活、更有说服力的正确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疆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和宣传教育基地。


(本报综合整理,部分来源博物馆头条)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