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编辑: 时间:2019-11-03 04:00 阅读量:2965
导读 :
王聪简介
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北京。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美术学博士在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
群展及获奖:
2019 迎新春当代中国画
王聪简介
生于河北唐山,现居北京。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美术学博士在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
群展及获奖:
2019 迎新春当代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2019 “在党旗下”全国中青年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8 汇艺集贤 — 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
2018 “水墨风华”青年艺术家中国画精品展
2018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中道自然·当代中国画名家贵州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工笔画学会)
2018 中国画院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名家书画邀请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院)
2017 “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展(中国文联、中国美协)
2017 华夏之星2017年度展(中国书画报社、宝鸡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6 “凤凰涅槃·大美唐山”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书画展(人民政协报社、唐山市政协)
2016 同心筑梦——第二届中国民族美术双年展(中国美协)
2016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术作品展(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中国美协)
2015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军美术书法作品展(北京,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展览馆)
2015 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烟台,烟台美术馆)
2015 “古蜀文脉•墨韵天府”——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成都,四川美术馆)
2014 第八届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民族文化宫)
2014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展 获金奖
2014 “国宝集珍”首届全国百名书画家作品邀请展
2014 “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主题作品展(河北省文联)
发表:2013年,作品《惠风和畅》《印象“80后”系列》等,发表在《美术向导》。作品《印象“80后”系列》发表于《美术界》。2013年,论文《海军美术创作的历史性与主体表达》发表在《美术向导》。2018年,论文《大美不言——浅谈积墨法在山水画中的运用》发表在《美术观察》。
评论文章:
淡泊之心 云敛无迹
——王聪画作中的静谧所在
徐 里
王聪即将举办自己的一个小展览,嘱我为他写几句话。他在绘画上能有一点小成绩,能够得到外面的关注,我是由心底的为他高兴。难得是他跟随与我每日风急雨骤,不得停歇,也使得我很少能静下来看一看他的作品。今天有时间翻翻他的画稿,却一下子让我安静了下来,不但身子安静了,心也安静了,也就自然而然的有了几句想说的话。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界发生了一系列革新思潮,这与当时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在山水画创作领域,最重要的就是从传统的程式化构图和笔墨中走出来,走到自然中去“写生”。当时的山水画创作提倡真山真水,画家们凭其真实感受,对充满生命力的大山峻岭尽力描摹,克臻美善。在逐渐走入到一种“写生状态”之后,艺术家在对景写真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笔墨概括,不再一味的描摹现实中的真山真水,而是创构加入自己的审美情感,甚至吸收借鉴一些西方的美学元素的“程式化”山水“写生”方式。这种“程式化”山水“写生”方式的变革,让中国山水画找到了介于传统山水“程式化”和近代山水“写生”之间的一个平衡点:即对山水进行了真实的描绘,又在描绘的同时加入中国传统笔墨的意趣以及西方美学中的形式分割。
王聪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那里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创作的重镇,几年的学院修养和写生体验,给王聪打下了坚实的创作基础,同时也具备了阅读优秀作品的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还有一点,王聪在求学期间以人物画创作为主,这也为他山水画创作的构图严谨、随心所欲构筑了根基。几年在京城的耳濡目染、生活磨炼、待人接物,沉淀于心,外化于思,真正深厚了王聪的绘画本身。
阅读王聪的画作,刚才文字中所提到的传统、意趣、分割、程式……都跃然于纸,但又被“排列”的如此舒适,丝毫不损画面的精气神,深厚功力不过于此,也彰显于此。石涛有言:“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王聪在笔墨语言上并没有受到客观事物的拘束,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将真山真水元素打乱重组:古刹茅舍,远岫疏林,翠霭远霞,独钓横舟、曲径板桥,于王聪手里变得远近由人,顾盼自如,这是他曾经阅读的山水世界,也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在精心构置的画面中,如同梦一般呈现出来,给人疏阔旷达的感受。他的笔墨和线条有其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从山石、树木、横舟特征的需要出发,寥寥数笔,疑似“信手涂鸦”,实乃“惨淡经营”。笔墨语言的精炼给人生动活泼又不啰嗦的印象,而深秀自然、朴素无华的设色又给画面平添了几分意趣。
细读王聪画作,与他为人行事的真实、朴实、踏实“如出一辙”,贴切自然而又最超脱自然。想必这也应该是王聪日后能够有大成的原因所在。
期待王聪
王东声
艺术真是一件牵挂人也折磨人的事。
一旦遭遇,你的生命便往往会被动地受它吸引——由着它的驱使,经受它的牵挂,不由得你脱身。经受它的折磨,则一定是你在成为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以后的不断境遇,而且假若你自心底生发,对作品不断有新的期许,即使饥肠辘辘,即使困境重重,都不会成为你的阻碍。而对艺术心存的那份欲念,却往往成为折磨你甚至碾压你神经的一个根源,一个动因。而你,在里面,也能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内心焦灼、疼痛的滋味,同样也品味到“痛并快乐着”的一种深深浅浅、起起伏伏的愉悦的滋味。
当然,这滋味是需要品咂的。
如此,这滋味一定是长久的。
王聪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有很好的造型天赋,曾经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入大学。后来选了国画专业。再后来,保送读研,又进一步,专门从事写意人物创作。毕业展的时候,他拿出了竖幅巨屏的一组水墨人物,四张并置一起,很有视觉效果,受到师生们的普遍关注与好评。
毕业后,王聪到北京发展。偶尔微信联系,知道他工作之余,还在加时加量地画画。感觉,他一方面要处理工作事务,另一方面又经受艺术的磨练,殊为不易。
日前王聪发来一批新作,说希望听听我的看法。作品都是小品山水,——或许,这是源于山水所具有的独有魅力,或者这仅仅是他日常概念的一种调剂方式?——小的扇面、小的斗方,尺山寸水,古松丹崖,却分明透出他很好的造型天赋和笔墨意趣。
不过,欣赏之余,也有一种担忧,担心他闲置了笔下的水墨人物。另外,针对山水画,如今该怎样画?是还要固守着传统的勾皴染点、石法树法、三远法?或者,欲去突破,怎样推陈出新才是合适合理的一条路?或者,如何将传统的积累,传统的方式,古为今用,与今日时代审美有很好的结合?或者,如何让水墨艺术介入当代,甚至具有艺术创新的先锋属性?等等,等等,如此这般的疑惑,摆在王聪面前,也同样摆在我们面前。
当然,人生本就是一个磨练的过程。因为有疑惑,因为要不断思索,追寻,所有经历中的欣慰与悲苦,都可能会成为一个人可以回望自己的“资本”。毕竟,从星斗塘到皇城根,从雕花木匠到一代巨擘,齐白石也不是一天两天造就成的,他所经历的路途有接近一个世纪那样漫长;黄宾虹九十余年的人生,未能卖出几张画作,艰涩枯坐的日子应该不知道有多少,然而今天,我们却那样欣喜他,那样研究他,将他的艺术遗产视为一个宝藏。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莫奈、梵高、莫兰迪、吴大羽、沙耆等等,虽各自经历,各自传奇,然而苦辣酸甜的人生况味,大同小异。
此外,关于习画修为,董玄宰有一段话:“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王聪有很好的天赋,很好的质地,假如调节好自己的状态,拿捏好自己的定位,加之一如既往的勤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途昭昭,自然大可期许。
期待王聪。
2018年9月20日于北京北理 工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
云水之趣 才华韫藏
造型、笔墨、悟性是学好中国画的三要素。三要素同时兼备必定是中国画领域的可塑之才,王聪就是其中之一,我一直寄予厚望。
王聪当年在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就读本科时就以优异的成绩被推免为我的研究生,论造型、悟性、才气在我历届学生中一直是佼佼者,其研究生毕业作品获得中国画唯一金奖。
他的水墨人物作品造型严谨,笔墨洒脱随性。大幅现实主义题材人物刻画深入,采用传统积墨技法使画面厚重并充满灵动的墨韵;小品人物画轻松自如,将传统与当代元素完美结合。
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王聪的这批山水扇面,一个水墨人物方向的学生出手不凡,画起山水小品来随性本然,或者说得心应手,作品中的造境、取势、传意等既有对古人古意的领悟,又有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这不仅体现其笔墨造型能力,更于云水趣味之间流露出才华与智慧。
传统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好载体,是对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最好阐释,是"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理念的最好呈现,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研读与练习是画好中国画的营养源泉。王聪深谙此道,山水小品中笔墨的随性洒脱,色彩的大胆运用,画中理、意、趣的把握等等都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对其今后的中国画创作大有裨益。王聪还年轻,我相信他凭艺术才华,经过不断地历练,一定会给我们更大的惊喜!我们期待!
蒋世国(河北师范大学当代研究所所长、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2018年9月5日于画室
质朴的诗意情怀
---石皓(评论家、中国文艺家协会理事)
跟王聪认识,是在一次画展的晚宴上,茶歇间他拿出手机里自己的作品给我看,说实在作为一位长期从事艺术媒体工作的记者,见多了像他这样的青年画家,但当看到他的作品,我顿时眼前一亮,不觉地细细打量起他来,他年纪轻轻,待人接物谦逊有礼,作品中没有一丝浮躁,笔触中透着超越年龄的大气成熟气息,这是我对王聪的第一印象。
回去后,细细翻阅了王聪的每一幅画作,不得不感慨他在人物造型和绘画技法上展现的艺术天赋和扎实的基本功,其作品所折射出的精神内涵极其丰富,让我对这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画家另眼相看。
在王聪的人物画作品中,始终有一种对人物灵魂的圣洁关怀,传达出沁人心脾的温暖力量。他的作品深受学院派绘画造型风格影响,既有传统绘画笔墨造型语言的认识又颇富现代审美感,正如他前些日子入围全军美展的作品《老红军的晚年生活》,描绘我们的革命老前辈晚年休闲生活,也渗透出作者的英雄情结,其中的人物肖像约三十余位,每位人物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情态各异,笔墨控制的既富有变化又完整统一,若没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过硬的造型基本功是很难完成到这个程度的。当这幅作品呈现在观者眼前时,其人物的生命沧桑感力透纸背,感染力直抵心灵,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
英雄成了平凡的老人,劳动者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王聪的作品还有一个典型形象就是农民工,这是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朴实善良、吃苦耐劳、乐观向上,在其作品《春天里》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作品捕捉的是农民工工作间隙的瞬间,灰头土脸却仍不忘咧着嘴笑弯了眼,作者用画笔把他们定格在了画纸上,也定格在了这个时代,在人物塑造上没有一丝丝矫揉造作,真真切切,以粗糙原始的状态呈现,却充满着朴素的人文主义关怀闪耀着生命精神的绚丽光彩。绘画艺术不同于其他,以最直接的视觉形式呈现,其魅力体现在对现实的真实写照与对精神境界的升华,因此其穿透力大于一切艺术形式。而这股穿透力取决于画家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敏锐度,更取决于画家内心世界丰富的生命感悟。王聪的人物创作题材十分丰富,其中对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尤其情有独钟,王聪的少数民族人物画创作,既是一场美学的诗意表现,更是一次次宗教信仰的精神求索。在其藏族题材作品《圣光》中,一位藏族母亲背着襁褓中的婴儿,牵着一脸稚气的孩子一同朝圣,三个人都是一脸风霜,经历过荆棘泥沼,但始终坚守着一颗虔诚纯净的心灵,以脚步丈量执着,仰望神山上的圣光,表达出藏族儿女最虔诚最深切的情感与理想。作品用深沉的色彩形成庄严静穆的画风,人物沧桑的面容与坚定虔诚的眼神互相照应,富有神秘的宗教仪式感,带来极其饱满的情感体验。而这种宗教仪式感一直延续在其后来的藏族题材创作中,新作品《守望》也是如此,作品中人物如雕塑般伫立,面部以白纱遮面,作者大胆地试图将人物的所有情绪通过眼眸来传递给观者,在凝重、苍茫的雪域高原上,藏族儿女执着地守望家园,宗教感渗透在每处细节,人物背后看似虚化的背景细看竟是一尊尊垂首端坐的佛像,没有任何的说教而是将凝重、敬仰之心渗透在画卷中,将人类的美学思想渗入地域文化的广袤语境中,丰富了作品的整体内涵,以真性情抒写生命之美,体现了王聪的文人理想情怀和又一次对信仰的精神求索。"理想能让人活的有劲儿"就是王聪的老师蒋世国创作的动力与源泉,王聪的创作也另我深深感悟到他对理想的追求与坚持。在王聪的绘画表达中,英雄主义的情节是非常浓厚的,虽然他表现的人物都是底层的劳苦大众,但是皆有一种史诗般的雕塑姿态,艺术应该深入众生百态,吸收地域精华,展现生活风貌,体现情感聚集,才能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沉淀璀璨的宝石。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拥有像王聪这样的青年画家,更值得期待的是,他尚年轻,还有着无限的艺术潜能待发掘,希望他在艺术路上执着探求,成为一个浪漫的生活守候者,一名理想的朝圣徒,一名更出色的画家。
谈王聪水墨人物画
2015年9月于京
春之舞45x69 2019
好日子 200x200cm 2014
吉祥卓玛 96x34 2018
吉祥136x69 2014
时代楷模苏和136cm×68cm 2017
守望 180x97cm 2016
守望家园 180x97cm 2013
祥音136cmx2017
秋江垂钓图60X29 2018
傍水人60X29 2018
雨过泉声60X29 2018
沙涯如有约 相伴钓船归 42X42 2018
钓月图60x29 2018
四条屏200x200 2019
雨后春深照青苔3433.5
紫气东来180x97cm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