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王世襄先生藏工艺品 黄花梨琴案450万落槌

来源:网络 编辑:未知 时间:2013-11-18 08:51 阅读量:871

导读 :
2013年11月17日下午,嘉德2013秋拍王世襄藏工艺品专场开槌,其中,3052号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拍品以120万元起拍,最终以45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这件159×60.5×72cm的黄花梨琴案估价为160万-260万。 此件拍品乍看

正文 :

2013年11月17日下午,嘉德2013秋拍王世襄藏工艺品专场开槌,其中,3052号明末清初黄花梨琴案拍品以120万元起拍,最终以45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这件159×60.5×72cm的黄花梨琴案估价为160万-260万。

此件拍品乍看只是平淡无奇的明式平头案,但案面两端大边内各开一个长方孔,若置古琴于上,琴首和下垂的轸穗正好被收入孔中,方悟此竟为一架琴案。

当时王世襄先生的夫人袁荃猷习琴,拜古琴国手管平湖先生为师,专门制作琴案。此琴案由一具平头条案改制,且在管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改制成功后,管、袁两位先生弹琴,都用此案。这符合管平湖先生认为的最佳琴案标准——供两人对弹,可研习指法,最见成效。正因为此,这架琴案成为教学专用琴的一个标准和典范,供后人仿制。此琴案还被其他琴家张伯驹、郑珉中、杨葆元、吴文光、査阜西、杨新伦、溥雪斋、潘素、沈幼、白祥华等先生抚弄弹奏过,承置过王世襄先生之“大圣遗音”、汪孟舒先生之“春雷”、程子荣先生之“飞泉”等无数宋元名琴。在文人操缦的佳境里,在名琴相伴的妙遇中,这架琴案真的是遇知音,逢可人。共琴为伴,与月有期,大概是此番境界吧。倘若琴案是一位有知觉的君子,当感此生无憾矣。

琴案夹头榫结构,以黄花梨木为材,纹理美观。案面独板,光素刀牙板。方材腿足打漥,边缘起棱线,下端微向外撇。侧面足间用双枨连接,以加强稳固性。其结构造型朴质简练,为十分标准的明式家具制式。整器材美而坚,至今可用,用之旷怀古今,意趣高古。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