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申遗成功应是护遗起点

来源:网络 编辑:王石川 时间:2015-07-12 10:13 阅读量:1017

导读 :
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意义不容低估,但是更应该思考的是:究

正文 :

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

土司遗址申遗成功,意义不容低估,但是更应该思考的是:究竟为何申遗,申遗成功之后怎么办?

据报道,“申遗热”始于上个世纪末。当时,鲜为人知的平遥、丽江等古城因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而声名鹊起,并很快成为新兴旅游地,创造出了可 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不能由此认定,一些地方申遗就是为了开发,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是,我们也不能回避,有的地方申遗成功之后,确实 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比如,丽江古城、故宫等世界遗产,就曾因“旅游业过度开发、遗产地不堪重负”而被世界遗产大会亮“黄牌”。

其实,对于有价值的遗产,不管有没有申遗成功,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进行保护。申遗成功之后,更应该竭尽全力保护。正如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所 称,“世界遗产在地域上是我们的,但绝不仅仅是我们的,而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共享的。保护是我们的义务,传承是我们的责任。这才是‘申遗’最根本的目 的。”申遗只是手段,不能把它当成面子工程或牟利工具,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还不如不申遗。

值得欣慰的是,从民间到官方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谈及申遗问题时称,通过申遗立刻吸引大批游客并不现实,而且申遗理念 一定要正确——申遗第一是为了保护,第二是为了保护,第三还是为了保护。问题是,在政绩驱动下,如果一些地方官员以保护的名义搞开发、借机敛财,怎么办? 如果缺乏惩戒措施,只有简单提醒就不会太有作用。

世界遗产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破坏再也难以复原,就不可能找到原来的气场。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间文化遇到危险要打120,像医生一样抢救民间 文化。对世界遗产,更应该如此。不仅打120,还要打110,谁打世界遗产的主意,就依法处理谁。善待世界遗产,留住悠远的文化基因,这是我们的责任。


最新展览

最新资讯